Contents

现在,我一直在听两个心理学课程。

一个是李松蔚的「洞悉相处之道」。这个课程给我打开了关系层面如何相处和看待一些问题的新视角。我以前从来不会,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。它可以说是给了我一次重生吧,所以,我也到处推荐给朋友。李松蔚一开始是学数学的,只是考北大后被调到心理学。他拥有很浓重的理科生范和思维方式,他的一些知乎 Live 举的例子,也很理科化。所以,整个课程给我的感觉,是相对比较理性的看待关系层面的问题。估计这也是一开始吸引我一个理科生的原因吧。大胆猜测,这也是他偏向系统论,系统家庭治疗的原因。

另一个课程是武志红在得到的心理学课,「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」。他的方向是精神分析,所以一开始就从人的本性出发讲解,包括自恋,性,和攻击性。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创立,偏向于潜意识层面的探索和研究。所以,我一开始听的时候,感觉有点观点真不好接受,有些案例的解释,好像也是勉强套入到那三个本性里一样。整体感觉它是偏感性,并且有一些奇幻的色彩。

从根本上来说,两位老师的课程和观点,都很强调关系的重要性。这也可以说是两门课的核心吧。人的很多问题都是在关系层面,不能从单一角度来分析。李松蔚的课偏向理性,从系统,像是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角度来看。武志红的课,偏向于从人的本性,出生后和父母的关系来开始观察和推导。这样的起点,想起来似乎也挺合理的。毕竟一个人从出生开始,最开始的关系就是和养育者的关系,并在其中发展,从一元,二元,到三元。精神分析里面谈的人的本性,就有点像是经济学里假定人是自私的一样

我觉得我一开始我不太相信精神分析,除了那些感觉比较奇幻的身体感受的例子,和一些解释有点勉强外,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不确定,性格是否真的在 3 岁或者 6 岁前就定型了。也许,其实是我怕信了这个观点,就杜绝了自己改变的可能,把问题推到原生家庭上。所以,一开始我是比较喜欢李松蔚那个课的。

后来,听到武志红老师在关系那章所说:“性格在关系中形成,在关系中展现,在关系中疗愈” 。当时真是震动了一下,我的一部分性格,即便是小时候的环境造成,但也在关系中逐渐改变。以前的我无法改变,但是未来的我是不受约束的。

​两边听着听着,慢慢感觉两个角度其实并不冲突,而且很多概念是相通的。

比如,最近李松蔚的关于「积极赋义」的课程,其实和武志红提到的「人格的对立面」,发现行为背后的积极动力很像。李松蔚在「积极赋义」课程里提到他督导的一个例子,我觉得似乎更像是一个精神分析师可能给出的个案。

一个一直认为自己比较怂的人,不敢问老板要答应给的奖金。一个心理分析师和他反复理性分析各方面利弊,最后似乎他也觉得自己没什么理由不去,答应了第二天就去。可是,真的有那么简单吗?以前难道从来没人劝说过他?他说有,而且他妈妈从小到大就一直给他各种建议,推着他走。

所以,松蔚老师觉得,他内心可能还一直在和以前的妈妈喊话,在对抗她。为什么一定要成为妈妈想他成为的样子呢?从松蔚老师的角度来看,他内心的这份对抗,其实是很有力量的,他并不怂。最后,当事人和老师说:“也许他该放下小时候的事了。但是不是现在。等真的放下了,跟心里的母亲取得和解,那个时候他该要的东西都会要回来”。

有时候,我们只是没有发现自己做某一些事情,或者无法改变的真正原因。人这种动物,似乎总是需要对任何问题,找到一个让自己相信的解释。并且只有在接受了这个解释之后,才能安心,才可能采取行动,并发生改变

所以,无论是理性,还是从潜意识层面更感性地观察自己,它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。唯有面对过去,承认,甚至挖掘自我小时候的可能受到的影响,才能真正地看见和认识自己,而不是逃避。相反,不正视自己的内心,问题的根本原因没有找出来,自己想要改变是很难的。最重要的是,无论是什么原因,都要相信自己能改变。

Contents